合谋一起定下的计策吗?我隐匿胜南侯一事不报,你暗中密奏皇帝,权万纪借故与我闹翻检举揭发我。此计真是大妙!回朝之后,父皇当众在朝班之时痛骂了我一顿,说我因公废私包庇皇族,责令我回府反省,又将我禁足了。可是没过两天,宗正寺与宰相阁部一起下文,念及我绛州救灾有功,恢复我了我的食邑,赐我世袭荆州刺史,年后即可上任。与此同时,太子也受到了责骂,陛下斥他用人不贤交友不慎,也罚他禁足省悟并判没了半年的俸给。”
“呵呵,是有意思。”秦慕白点头笑了,“表面看来皇帝大怒,对你们兄弟二人各打了五十大板。其实暗中,却没对你们伤筋动骨。尤其是你,刚刚责罚完毕马上又进行了升赏。皇帝陛下还真是赏罚分明啊,哈哈!”
“哈哈,可不是!”李恪也大笑,“还是你说得对。现今,皇帝陛下对于我们这些皇子,最为看重的不是贤德功望,而是兄弟之间是否和睦相处。这一次我为了不出卖太子而生受责罚,父皇是怒在脸上喜在心中。案情他早已了然于胸,根本用不着我向他禀报。因此他倒是希望我能包庇太子一回,别像老四那样,为了角逐储君之位,急火攻心的不停攻击太子大哥。”
秦慕白眉头微然一拧:“听你这么一说,怎么好像魏王那边惹了陛下不快?”
“不错。”李恪点点头,“我也是回朝之后听说的。正当绛州案最为吃紧、我们查到了胜南侯风声最急的时候,没等你的密奏送到皇帝手中,那一边魏王早已差人上了密奏,将绛州一案原原本本的告诉了皇帝。老四做得很漂亮,请的一个绛州本地的小官员,以匿名上奏的方式将状子直接告到了御史台。因为事牵胜南侯这样的国戚勋略,御史台的人不敢轻慢直接移交给宗正寺并知会了阁部宰相。如此三番五次打了几个轮回,便将他老四的形迹隐藏得无影无踪了。可是皇帝陛下毕竟是手眼通天之人,此等小小伎俩如何瞒得过他老人家的法眼?没过多久,那名密奏密情的小官员就被大理寺的人秘密请到了长安,皇帝陛下亲自训问。三两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