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来的时候,就先让郑家克扣了一层,我还能有几文钱可赚?”
段老七可是个生意场上打滚了数十年的老骨灰了,听秦慕白这话心中立马一激灵,明白了他的意思,心忖道:敢情这个武元庆是嫌郑家给的粮太贵,于是自己私下出来采一批粮来进货,然后赚些顺差价钱。这倒是个极不错的主意,一来有了郑家赋予的粮食经营权,二来又有了自己的货渠,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利润!
“呵呵……武郎君,真是个精明的生意人啊!”段老七心领神会的笑道,“只是你这样做,就不怕得罪郑家吗?”
“没事。”秦慕白微笑道,“在下与郑家少爷郑安顺,是莫逆之交。我此行其实是获得了他的肯的。其实……如果我能拿到大棕的低价官粮,他们郑家也是乐意的。”
段老七一激灵,忙道:“郎君这话……我可就有点听不太懂了。”
“呵,七掌柜是聪明人,何必要在下将话挑明呢?”秦慕白笑道,“生意人,谁不想要低价一点的货物?”
“这话……倒是说得在理!”段老七若有所思的点头,眨巴了几下眼睛,问道,“那武郎君这一次,打算要多少粮食?”
秦慕白笑了一笑,伸出一只巴掌:“全要上好的湖扬白米!”
“五百石?”段老七有些欣喜的道。
一般的县级粮号,生意好的每月的进货量也就差不多三四百石左右了。大唐可是以农业为本,多半的百姓都自给自足栽种粮食了。官粮的用途主要是用来放官俸、供给军队或是国家储藏,真正城市居民购粮来吃的,比例并不是很重。
秦慕白笑了笑,摇头。
“难道你要……五千石?”段老七有些吃惊了。
秦慕白仍是摇头,笑而不语。
“五万?!”段老七惊到了。
“呵呵!”秦慕白笑道,“七掌柜你就不要再说笑了。在下好歹是个京商,会为了区区几万石粮食不远千里的专程跑一趟襄州吗?——五十万石湖扬白米!”
“五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