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只是为了求人办事,或吃了官司下了大狱来求助,或多年未有晋升的俗更想要花钱买个平步青云……
有太子与汉王这两大后盾,只要不是太过逆天的事情,都能在竹帛亭花钱买个方便。
贞观大唐的官场风气是相当廉洁的,贪污**之风并不盛行。但事无绝对,竹帛亭就像是长安的一处地下小衙门,甚至比衙门还要管用。只要能进到这里来,能“买到”李元昌的亲手画作,委托的事情就算是有谱了,十有**能办成。
于是可想而知,李元昌的信手涂鸦,千金难求。
但好景不长,竹帛亭的事情很快东窗事发,被李世民发觉。为此,李元昌在皇帝那里吃了好几顿痛骂重罚,连带着将太子也惩治得不轻,竹帛亭只得从此销声匿迹。
但这处庄院,终归是没能拆了去,仍是划归在李元昌的名下,当作了一处消闲的山庄。而且,虽然不敢嚣张的半公开“私设衙门”了,偶尔手痒,李元昌隔三岔五也会悄悄接些风险不大的“私单”来做,竟连李承乾都瞒着。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李元昌的胆子比李承乾的要大得多。
年节前后,李元昌一直没有光顾竹帛亭,但今日,他却早早的就到了这里,还特意带了数名自己最为喜爱的歌伎与乐师,准备了一场丰富的筵席,看似要接待重要的客人。
辰牌过后,鞍马稀疏的竹帛亭大院里,进来两亭马车。李元昌亲自出迎,让马车上下来的两名青年受宠若惊,慌忙拜礼。
“小可不才,怎敢劳烦王爷亲迎?”
“哈哈!”李元昌笑道,“长孙公子、房公子,二位都是小王的挚友,不论尊卑身份,只论交情。有朋友远来,自当相迎。二位,快请入座!”
来的两名青年,一位,是昔日的百骑副使、如今的长安城门郎长孙涣,另一人牛高马大根骨粗壮,皮肤粗糙且带古铜风沙之色,便是房家二公子,房遗爱了。
三人看来的确有所私交,一路入内一路谈笑,长孙涣道:“房兄脱了大难回得京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