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算得上半个英资企业的,拥有现代化规章制度的福元机器厂在召开了董事会后,大部分股东同意增发导致福元机器厂进行了大规模的股本增发,就算是母公司、大股东福元纱厂也无法改变董事会的决定。
最后福元纱厂被迫利用原有股东的购股优先权,不惜从天津官银号以及其他几家钱庄贷款了数十万两银子购入增发股份,试图保持绝对的控股权,但是依旧有大量增发股份被其他股东购买,导致福元纱厂对福元机器厂的占股进一步下降到了只有百分之三十五的地步。
而值得注意的是,先后三次股本增发以及多次的贷款中,福元机器厂从国内尤其是天津、京城为中心的北方资本市场上筹集了高达四百多万两银子,基本上北方地面上的拥有百万身家以上的民族资本家或多或少都参与其中。
而这还是直接参与进来的,有些没能直接入股的资本家们通过迂回方式,比如投资其中的某个股东公司从而间接获得福元机器厂的股份,比如说福元机器厂的第二大股东‘鼎盛票号’,年初从传统的票号改制为鼎盛银行,洪旭维在经过了长达四年的考察学习外资银行体系后,终于是走上了改革之路,把鼎盛票号这个传统的山西票号改为新式的现代化银行。
并且在改制之后,也是仿效福元机器厂发展之路,并没有固执的坚持私人持有,而是根据最新颁布的公司法改为有限股份制银行,同时吸引了大量资本进入。
由于其持有福元机器厂的大量股份以及也是福元纱厂、福元机器厂的几个主要债权人之一,所以该票号的改革吸引了众多国内资本家参与,发展势头可是非常猛。
福元机器厂的多次的融资,其实就是一次次的资本盛宴,无数都想要咬上一口,参与其中的总资本规模已经不仅仅只有几百万两银子,而是高达上千万。
同时福元纱厂的其他几个子公司也是引来了诸多资本的联合参与,比如福元织布厂,福元洋灰厂、福元火柴厂、福元肥皂厂等一系列的子公司,虽然规模远不如福元机器厂那么大,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