謇作为中国著名的学者,实业家,早在西北出现之前,就投资实业的,一手建立了纱厂,后来也算的上是南方最早的一批靠拢西北,到西北购买机器设备开办工厂的人,他在西北那里得到了甜头,知道西北的机器都是物美价廉。
这一次,西北成立渔政公司,规模比较大,动静比较大的,几乎沿海的通商口岸,大型一点的城市,都涉及到了,这让张謇看到了机会,拖网式渔船,本就是他最先引入到国内的,只不过生不逢时,当时的渔船的可靠性太低,价格又比较贵,现在,几年过去了,又是江南造船厂的新产品,应该值得信赖。
张謇的到来,让西北很高兴,银行直接给了较高的待遇,因为这个渔政公司,可以作为全国的样板,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这是人之常情,如果这个宁波渔政公司运作的好,赚到了钱,而且是大钱的话,对于渔政公司本身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宣传,不用多说什么,自然有人过来加入,中国从来都不缺这样后知后觉的聪明人,这比西北强行的推广强的多。
简单的介绍了远洋渔船之后,张謇就心里有数了,依靠着张家在宁波的影响力,牵头成立了这个渔政公司,并且找来了30家左右的豪强作为合作伙伴,这些豪强,实力在宁波这个地方算是比较强的,可跟张家比起来,就远远不如,更别说是西北和杨元钊了,不过地主豪强是本地土著,这些人又是张謇亲自挑选出来的,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历史悠久,最少的也在宁波200年以上的,长的几乎是600年。
600年,哪怕孤身一人,开枝散叶起来,也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姻亲之类的都众多的,张家找到他们也就是看中的了他们的人脉,果然,在筹备之中,西北银行没有怎么的出手,宁波的地方商人,从渔民和家丁之中,聚集了差不多3000人左右,进行的初步的培训,使用的居然是张家曾经从国外进口的那种拖网式渔船。
现在,远洋渔船都生产出来了,正好接着公司成立的档口,把船交付给他们,300吨以上的渔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