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办
法自汉代已然,不足以说明节度使独立的财政权力,至多只是表明节度使仅仅有权调配
本镇的军费开支而已,而军资的支付则必须以中央度支所定“长行旨”为准。这里就出
现了采访使这一概念。
采访使全称采访处置使,始置于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3),前身是唐初不时派遣的巡察
等使。贞观十五年,分天下为十道,朝廷巡抚使、存抚使的派遣络绎不绝,由于位轻职
微,所以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于是在景云二年(711),朝廷设置二十四都督府,每
个都督府相当于省长的地位,但由于考虑到权柄太重,容易造成太阿倒持的状况,所以
这一实行办法还是搁浅了。但是由于领土内人口的急剧增加,所以在开元二十一年,关
于设立更高一级的地方官又重新被提上了日程,张九龄奏请设立了十五道采访使,朝廷
要求采访使“准刺史例入奏”,到开元末年,采访使的权限已经是“许其专停刺史务,元和年间方镇图
废置由己”了。
初期的采访使是没有军队的,政权与军权没有合二为一,一样不可能形成尾大不掉的局
面。天宝年间采访使和节度使的区域划分并不完全吻合。常常是一个地区又有节度使又
有采访使。但是随着边疆战争剧烈化,多元化指挥难以胜任,于是终于出现了采访使与
节度使逐渐归一的状况。
天宝九年,安禄山在已经是平卢节度使加范阳节度使的情况下,兼领河北采访使,终于
可以做到一方军政财务自己一把通抓。在安史之乱时期,由于玄宗下令给予各道节度使
自调兵食、总管内征发,任免管内官吏等权利,采访使的权限已经被节度使架空。
所以在乾元元年(758)下诏,罢省采访使,改为观察处置使。此后,这个职务例由节度
等使兼任,藩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