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天下节度 > zt节度使

zt节度使(3 / 6)

吐蕃,南有南诏。虽然在唐廷与吐蕃激烈鏖战

之秋,曾企图缓和与东北“两蕃”的关系,并于天宝四年(745)再度“和亲”,但契丹

、奚竟杀公主而叛,盾廷始终未能腾出东北这只拳头,相反必须在那里集结大批兵力,

屯集巨额军费,故范阳军能冠八镇之首,清河粮仓号“天下北库”。其余边疆形势也孰

不乐观,因此自开元以来,边军城镇日多,这些军镇设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行军留镇

,一种是派兵镇守。天宝元年时期,缘边军镇八十余处,以八节度使统之。同时,由于

募兵制的抬头,军队素质也随之变化,军队对将领有了更多的依附性。唐初以防丁、行

人为主,军城镇戍为辅的防御体系,就是这么逐渐演变,逐渐形成了节度使制度。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采访使制度的设立和二使归一。

如果把缘边节度使与安史之乱以后的藩镇割据等量齐观,简单地看成边疆节度使向内地

的移植,就太浅薄了。

[编辑本段]唐朝节度使

节度使之设立,可上溯到高宗景云年间。这时它所统领的军队主要还是府兵和兵算等征

点制军队,只是当边疆上逐渐增设久镇长征之兵时,它所统领的军队素质才为之一变。

但就其权限来说,仍基本上未超过唐初的都督:“都督掌管诸州兵马、甲械、城隍、镇

戍、粮禀,总判府事。”只是节度使作为诸军统帅,所领兵力更为广大些罢了,人们往

往把节度使兼支度营田使看成是“有其财赋”的证据,实则不然。支度使是管军资粮购

的事务官,“凡天下边军有支度使,以计军资粮仗之用。每岁所费,皆申度支会计,以

长行旨为准”。支度使由节度使兼任时,一般由副使、判官主其事。屯田或营田是为了

解决边军粮食供应问题,“凡军州边防镇守,转运不绝则没屯田,以益军储

最新小说: 荒年卖女儿?我反手掏出肉肉肉肉 陛下投降吧,六皇子大军压城了! 血色战场:一个医生的崛起 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 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 执掌天下 三国之风起辽东 水浒外传之西门大官人 亮剑:钢铁雄心 侯门第一纨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