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布庄二楼,还常常在绣坊院子里能望见她与李观说话,如此说来,江若宁只是与李观相熟,她现在嫁人了,不,许是被县令大人看上了。
“她其实挺好的,也不是男人婆,只是总穿捕快服,她不穿捕快服的时候,挺漂亮、文静的。”
绣女们扁扁嘴,打扮得跟个男人似的,吃饭还用大碗盛,哪里像女儿家了。镇日还与一帮子捕快在一起,怎么看都像个男人婆。还爱与一帮子男捕快在外头跑,就连县衙的男捕快都说“小江啊,那是我们兄弟。”听听这话,男人才叫兄弟,连他们都拿江若宁当男人使唤了。
男人婆,是绣女们给江若宁取的绰号,早忘了是谁给取的,总之现在这三个字就是江若宁的代名词。
“河管事,你说县令大人什么眼光,怎么就看上她了,我们这十个人,哪个不比那男人婆温柔娇媚,便是河管事怕也比她得体许多。”
江若宁的五官是长得不错,可在众多李记绣女的眼里,她总是穿着一身捕快服,腰间佩着一柄剑,虽然大家都知道她是女的,着实是那身打扮,怎么看都是男人啊。
河山杏心里暗喜,但脸上不表,“你们又胡说,其实江捕快长得还是挺漂亮的。”
“像她那样,长得一张男女皆可的脸蛋……”有人凝了一下,江若宁穿着捕快服,戴着捕快帽,怎么瞧都是一个男人状,偏生那脸生得不错,可就算是如此,还是抵不住绣女们唤她“男人婆”。
对江若宁的“好运”,绣女们各有猜测,但大家想得更多的,就是江若宁如何成功爬上新县令的床,然后,县令大人尝到了甜头,被她给迷住了。
乙字间的绣女还好,因为她们知道河山杏与江若宁是“表姐妹”,你说人家表妹的坏话,怕是不想干了。
可其他间的绣女浮想联翩,猜测多多,更有甚者,“我们谁不比男人婆好,赶明儿我们也试试,瞧瞧这县令大人的阔绰,我们十二间全都在赶那男人婆的衣裙,要是我们得了县令高看,大家呀,就不用再做绣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