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为之惊讶不已。他们很难想象关系到国家命脉的车船。能够交给私人来修造。
质疑主要有三点。一是商人是不是有那样的实力。组建大规模的车船厂;二是商人的信誉问题。所谓无商不奸。他们会不会偷工减料;最后一点则是大规模的工厂。会不会带来不安全的问题?
因为此事事关重大。又是朱由校亲自下了旨意。所以工部召集相关人等会议。
“据下官所知。大明最好的船在福建。那并不是官厂修造的。而西洋人的船更胜过福船。那也是私人造的。如今最好的车也出自华夏机器厂。故而下官以为。车船制造。并非唯有官造。私人同样可以造!”李彦对这次会议早有准备。他给每个与会者都准备了一份调查报告。上面都有详尽的事例说明。由不的他们虚言反对。
“你说的毕竟只是特例。”工部左侍郎王永光微微笑着摇头:“何况。福建的船厂规模也有限。至于华夏机器厂。那是李大人的才华。如今既在工部做事。何不于工部造车?”
“下官请建车船厂。也是想在工部制造车船。”李彦看了王永光一眼。此人督建山陵。似乎也不廉洁:“不过诸位大人也都看到。官厂的耗费。比之私厂要更多。既然如此。何不由私厂制造。朝廷出银购买即可。”
“呵呵。官造的起码不会偷工减料嘛!”王永光笑呵呵的说道。
“大人当然不会。可底下的小吏就难说了。不过是有诸位大人监督。才能保证质量而已。”李彦不相信王永光会洁身自好。也不想在这方面刺激他。
“官造有监督。商人好利。若是偷工减料。又当如何?”一直沉默着的工部右侍郎姚思仁板着冷脸。沉声问道。
李彦笑了笑。对这个问题他也是早有准备:“商人好利。则必定千方百计降低成本。然而若是降低质量。必为顾客所不喜。进而压价。因为精明的买家也能分辨物品的好坏。所以对商人来说。最好莫过于成本低而质量好。这应该是一位成功商人所应该追求的。”
“商人性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