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金州。因为招待不周而发了脾气。原本的犒军银子更是缩水一半。这家伙倒是拿出银子要贿赂李彦、王国兴。被李彦当场锁拿。
因为梁之垣小丑般的表现。李彦决定不再妥协。他上疏朝廷。弹劾梁之垣以及与其狼狈为奸的登莱巡抚陶朗先。
对于陶朗先。李彦早就有些不满。这个家伙虽然发表过支持工商业的言论。但本身没有什么才能。而且特别贪婪。登莱供应金州的粮食衣被。也不知道吃了多少空额。
这个家伙坐上登莱巡抚以后。似乎什么事情也没做。却要为登莱请兵十万。也就是所要十万的兵饷。而且狮子大开口。一要就是三四百万两。
登莱是金州的大后方。李彦觉的有这么个家伙在后面。金州的到一石粮食。恐怕朝廷要征收的三五石。这种家伙的存在。简直就是吸血虫。
李彦上疏指出。原本的三方布置之策。因为复辽军实际控制了辽南与沿海诸岛。似有改变的必要。原本在登莱布置重兵的计划。已经没有必要。有复辽军在。建奴根本不的入海。而且都在往内的迁徙。登莱乃至天津面临的海上压力。已经消失。这部分兵额应该裁去。原本用在天津、登莱的兵饷与兵额。可以节省下来。用在辽西与辽南。
李彦的奏疏一入。朝野顿时大哗。陶朗先上疏辩称李彦一派胡言。反过来弹劾李彦在辽南跋扈。列出了十大罪、无君者三。不少言官纷纷附和。
明朝的文官经常玩这样的套路。弹劾的厉害了。被弹劾的人必须要做出辩解。到时候弄的声名狼藉。就的请辞。通常来说。被言官弹劾。惯例要做出请辞的表示。李彦没有理会这些弹劾。索性在金州弄出一个金州通讯社。搞出一份《金州通讯》的旬三报。也就是一旬出三期的报纸。通过华夏社的渠道发行。大量刊载金州的军情、民情。
相对来说。陶朗先只能通过交好的言官在朝堂上发起弹劾。李彦不仅动用朝堂上的关系。直接将奏疏递给朱由校。再有华夏社的配合。发起了强大的舆论攻势。
一时之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