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什么?买不起?那是你不够有名,没有人白送给你!
明朝许多的才们。经常聚集在秦淮河附庸风雅。除了因为南京是南方的科举考试中心。以及政治中心。还是要在秦淮河这个大舞台上,展露自己的才华,吸引更多贵人支持他的开销。
明末的一些年轻的才。甚至为了作秀,不参加科举。除了因为科举实在太难之外,这些才本身,已经扬名立万,不需要靠着科举来跻身上层社会了。
南方,尤其是南京活跃着无数的年轻才,却是有一些才华,但是更多是炒作出来的名气。
后世有浮夸的娱乐圈,明末也有更浮夸的十里秦淮。
成功在南京混出名气的才们,无需科举崭露头角,便会有富豪们争相拿钱给他们去花费。因为,这些才们,能够利用秦淮河的交际舞台,帮助一些有钱的富商们和有权的官员、名士牵线搭桥,完成钱权交换。
才的能量之所以惊人,也是因为天下读书人数量多,读书人垄断了官场科举的道路。科举考试出身的官员是正途。而真正从底层靠着政绩、功劳升上去的官吏,则被轻视为旁门左道。
中国的古代科举制度,让许多贫寒的文人有了上进的通道的同时。这些贫寒文人当官了,他们总有同窗好友,总有文人的交际圈吧。富商们,也许不直接贿赂官员,但是却是贿赂官员的好友。官员与好友之间的交往,则算是文人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怎么能算贿赂呢。
比如,官员的好友,送了一本书,宋朝某某牛人的手抄本。出版的书籍自然是不值钱,但是明人的手抄本,价值却是难以衡量的。有的手抄本,价值几百两,有的甚至价值上万两。
事实上,由于古代送礼,都送这种文雅的物品。由于,大家默契是送礼直送文雅物品,以至于将古代的名家们的一些艺术品,炒作成为天价。
比如,唐伯虎的字画,为什么值钱?艺术吗?欣赏?未必!是大家都说好,然后,商人买了行贿。最终物以稀为贵,价格就炒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