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没有撒谎,刘荣确实是这样计划的。
但是,那些土地与屋舍并非在目前的大汉国境内,而是在业已内附的东瓯境内。
经过调查了解后,刘荣发现,其实东瓯很适合农耕,只是一直以来,越人不懂得如何有效的开垦那些土地,所实施的大部分为刀耕火种式的原始耕作方式,只在部分地区实施了比较成熟的现代耕作。
再加上东瓯地处后代的浙江境内,瓯江又不是很太平,气候又不如后代那么好,炎热非常,蚊虫等等缺乏有效的灭杀措施,故而一直没有得到开发。
但是,大汉不同,对于农耕,大汉国有着非常先进的技术,至少在这个时代
是最先进的,加上水车等的出现,因此,刘荣发现,上修建几个水坝,并建立健全水利灌溉系统,只需要几年,东瓯境内就将变成一个新的农业基地。
但是,显然的是,原本居住于此的土著越人必须迁往大汉内地,所以此地的开发,也就只能靠大汉国自己了。
而非常显然的是,大汉国不会也不可能有什么人脑袋发热自愿来此开垦。
恋乡情节在大汉国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
于是唯一地可能,就只剩下囚犯与军人了。对于。囚犯,那没有任何问题,历来中国的统治者都习惯把囚犯流放到南方或者北方某个偏僻的地方,任其自生自灭。
至于军人,屯垦一直就是军人的特点。
大汉国的军役制度,决定了大部分的郡兵属于半耕半兵,一般来说,男子十八岁没有疾病。身体健康的话,就会成为正卒,正卒是军队兵员的来源。
正卒地服役期限为两年,一年在地方做郡兵,而另外一年则到北方去戍边,或者到长安当禁卫。
一般来说,正卒都是自耕农。佃户由于其特殊性以及身份,是不可能放弃工作去当兵的。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土地兼并渐渐激烈,正卒的来源,越来越少了。这对大汉国来说,是一个灾难。
实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