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大汉天子 > 大国卷 第一百七十二节 宅地 上

大国卷 第一百七十二节 宅地 上(4 / 5)

正卒来源的日益减少。正是说明了一个问题:大汉国的自耕农已经快要崩溃了!

于是。扶持自耕农,并且保证其利益不受豪强威胁。成了大汉国在经济和军事上的最关键选择。

在经济上来说。自耕农的减少,意味着灾难。豪强们不断兼并土地,将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更将为将来地农民起义埋下导火索。

而在军事上,自耕农的日益减少,导致帝国兵员匮乏,不得不采取募兵制度来填补兵员的缺口,而事实上,募兵制度招募的士兵,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战斗力上,都远不如正卒。

一般来说,募兵通常缺乏足够的营养,在身体素质上不如有自己产业地自耕农,而在训练上,更是远远不如,要知道正卒可是从十八岁起就年年要接受训练,直到六十岁退役地那一年正卒服役结束后,就自动成为预备役,一有战事就会接到召唤,在这期间,他们每年必须接受三个月地军事训练,那通常在秋收之后。

显然,这种制度下培养出来的正卒是真正地军人,是国家地基石,而不是募出来的乌合之众。

于是乎为了社稷,也为了自己地以后过的更好一些,刘荣不得不搅尽脑汁来想办法保证自耕农的利益,并扩大他们的群体。

对于任何一个封建制独裁政权来说,一个稳定的,有自己资产的群体,是最为重要的,亦是它存在的基础,属于封建王朝的核心利益,其他的一切都须给它让路。

于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刘荣觉得,或许一个大汉版的宅地法,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其实,宅地法在很久以前就在大汉实行过了。

高祖刘邦在当了皇帝后,就迫不及待的推出了这一政策,他给他的人民土地,屋舍,农具以及种子。

但是,那是建立在当时手里头掌握有大片大片的荒废土地的环境上。

而显然,现在,五十多年后的今天,帝国已经没有多少可供分配的开垦好的土地了。

要继续获得土地,只有两条道路。

最新小说: 在国子监开小卖部 穿越之,小曼娘暴力驯夫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 我一个考古的,怎么就权倾朝野了? 大唐昏君 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 探花 满朝文武都在帮我宫斗 穿越战国成白起 战国之军师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