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接上回,话说布袋和尚转世重生的圆灵大师,在研究法相唯识宗后发现这个法相唯识宗选择的初祖就是弥勒佛。
而这恰恰也是圆灵大师的研究方向,但此时的雪窦寺佛教传承已是禅宗,禅宗在后来的华夏佛教中又被视为汉佛教的正宗。所以圆灵大师的思想也受到了“禅宗”的影响,禅宗的修行路线大家都清楚,那就是“顿悟”。
圆灵大师就是在这样的佛学理论研究中长大的。随着年龄的增加圆灵对佛法的研究也日渐深入,最终发现这许许多多的的佛经不外乎是教人如何锻炼“八识”的法门而已。也就是说所有佛经的根本目的就是让人放下各种烦恼。法相唯识宗是教人如何一步步地放下,而禅宗却是引导人一下子全放下。
而这放下烦恼的方法很多,综合以上两宗心得,圆灵大师创造了独一无二的修佛之法《弥勒轮回真经》,这个修炼的方法实际上是道家和佛家两方面方法的结合。
从某种意义上说,圆灵大师此时也已“顿悟”。
而在以后的修炼过程中,圆灵发现历史上有位高僧的修炼方法和自己的修炼法门差不多,这位高僧就是布袋和尚。
而雪窦寺供奉的弥勒佛就是布袋和尚。仿佛冥冥之中的招呼,这圆灵就成了布袋和尚的忠实信徒。
圆灵认为,之所以大部分汉人庙宇都把弥勒佛的形象塑造成布袋和尚的样子,就说明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变化已完全升华到新的层次,那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得大自在”状态。这正是道家的观点,已经和原始佛教的修轮回等联系不大了。
其实这也是我国大部分佛家**的认为,汉传佛教确确实实已独树一帜,这其中尤以禅宗六祖“慧能”为NO。1,我国现存的佛教宗派基本都是禅宗。也就是说,我国现在的各个寺庙的和尚都是慧能法师的**!
慧能法师有些人可能不是很熟悉,但慧能法师的四句偈却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那就是: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