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更加节约空间。也是最为经典的扭杆悬挂,约亨不是不想用,但是扭力杆的弹性和强度的问题实在不好解决,即使在二战期间,kv-1早期扭力杆都会出现断裂的故障,iii号坦克早期德军对其扭杆悬挂反响也不是很好。加上维修不便,因此约亨决定对其不予考虑。
对于行驶能力,约亨的要求可不低,悬挂系统只不过是提高行驶能力的一部分。越壕越障能力同样十分重要:“现在的坦克的行驶能力我很不满意,我要求坦克的越壕能力必须达到1.5米,越障能力必须达到1.2米,因为现在没有哪个国家的陆军挖的堑壕只有1米宽,胸墙只有0.5米高的。”
“可是陛下,这样一来履带接地长度必须达到4.5米以上才能保证足够的越壕能力,在现在的试验车上进行改进,需要将履带接地长度增加50%以上。整个行动机构需要拉长越70%,这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且如此一来长度增加。车体的重量也会大幅增加,考虑到再安装武器,装载人员,就算我们换装动力更强劲的发动机,行驶速度恐怕也很难得到提升。”约亨提出的要求让所有人感到难以接受,这简直几乎是有意刁难。
按照约亨的要求。现在的试验车要拉长不少,在现有基础上改进显然是无法实现的。
“那就重新设计一辆新的,现在这辆车从本质上来说不过是一辆装了装甲的拖拉机,虽然履带式车辆你们之前没有经验,以拖拉机为原型我可以理解。但是这到底是陆军用的战斗车辆,你们的设计还是要以满足陆军的需求为最优先的。”
要求是这么要求,但是约亨对这些设计师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还是不太放心,面对同样的问题,英国人参考的是巨轮车,然后就搞出了mark-i这样的菱形坦克和过顶履带。
既然德国陆军已经开始研究坦克了,那么看来自己还是要引导他们往正常的方向发展,再怎么样也不能走上英国人的邪路,至少也得发展处ft-17雷诺这样的玩意。
看来回去以后又得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