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顺势被贬谪出了长安,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
这是谢逸最希望看到的局面,这对李治二来再好不过,对自己而言更是再好不过。
不过这一切还都未发生,或者需要一个契机才会发生。也许这个契机已经不远了。
……
回到长安的时候已经是腊月二十八,与后世在外工作年根才巴巴赶回家的情况十分相似,这几年似乎也都是如此。
总算是赶在过年前回到长安,已经算是殊为难得,谢逸没什么苛求的。回到长安的第一件事就是前去皇宫拜见皇帝,这次办的事大事,还担负了军职,回来之后必须要对皇帝陛下有个交代。
到了城之后直奔皇宫,宫门口的侍卫应该是提前得了吩咐,得知来着是谢学士后。当即前去奏报。
随后没多一会便有一个内侍匆匆前来,引着谢学士往承庆殿而去,一路上还陪着笑脸说陛下日理万机,十分忙碌,特意抽了时间召见谢学士云云。
谢逸淡淡一笑,内侍的态度某种程度上算是风向标,说明李二陛下那边对自己基本还算满意。至少态度上没有明显冷峻或者奋斗,这便好,待会入承庆殿面圣也好心里有数。
进入承庆殿,照旧是臣子拜见君王的节奏。见礼之后却是短暂的沉默。
李世民沉吟了片刻才问道:“一路风尘,辛苦了。”
声音很低沉,谢逸心中微微一动,轻声道:“臣为陛下尽忠办事。乃是恪尽职守,不辛苦。”
“嗯!”李世民点头道:“齐州的事情办的不错,没让战事扩大,你有功于大唐。”
“回陛下,臣不敢居功,齐州战事得以迅速结束。和吴王殿下麾下将士积极效命,以及英国公的支持大有关联。”
谢逸表现的十分谦虚,丝毫不敢居功,而是将吴王李恪和英国公李绩的功劳放大。
“固然有他们的缘故,但前线作战主要还是你在领兵,所以不必谦虚。”李二陛下却态度坚决,似乎铁了心要给谢逸一份功劳。
谢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