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赶忙躬身道:“陛下莫要折煞臣,是臣无能,没有及时查到王君度和阴弘智等人的行径把柄,以至于皇五子走上不归路……”
这才是重点,谢逸摸不准李世民在李佑一事的态度,任何一个父亲大概都不希望看到父子相残的局面。也许李世民会对李佑谋反之事耿耿于怀,甚至因此迁怒到自己,毕竟当初李二陛下派遣自己前去齐州,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调查魑魅魍魉,以及其与齐王府的关系。
从理论上来说,如果谢逸的行动足够及时,是可以阻止这场悲剧的,那么父子相残的局面就不会出现。
在这件事上,虽然李世民公开的态度十分严厉,将李佑称之为逆子,态度似乎很坚决。但这些都是政治上的需求,是对天下人的一个交代,作为一个父亲,李世民内心到底怎么想很难说。
正是因此,谢逸表现的十分谨慎,甚至不惜因为此事而请罪。
听到这句话,李世民沉吟片刻,轻轻摇头道:“此事不怪你,天意如此,他要反,谁也就不得他。”
“陛下……”
李世民摇头道:“罢了,事已至此没什么好说的。对了,李佑如今何在?”
“在齐州之时臣便已经和刘尚书交接,并不十分清楚,不过途径洛阳时听说皇五子生病,正在洛阳医治。”
“好,朕知道了。”
躬身在侧的谢逸猛然心中一动,怎么忽略了这个特殊的情况呢,李佑谋反是李承乾谋反的讯号没错。但是李佑兵败还在押送的途中,且多有迁延,如今没有入长安,此事就等于尚未有直接的作用。
试想一下,叛乱的李佑进入长安之后会是什么情况?会不会引发新的风波甚至是动荡呢?也许这才是真正的标志性讯号吧!
就在谢逸愣神的空档,李世民说道:“你有功,便应当论功欣赏,朕已经吩咐殿中省给你制作了淮阳郡公府的匾额。”
“呃。啊……”谢逸再次微微错愕才反应过来,感情自己的爵位再次提升,竟然到了郡公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