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
长枪军和毛葫芦军,这两支军队都是察罕起家的根本。察罕锋芒初露的时候,人称“长枪侍郎”,得名就来自长枪军。所谓“长枪军”,顾名思义,全军上下皆是使用长枪,所向披靡。这且不多说,只说“毛葫芦军”。
“毛葫芦”,是南阳、邓州一带的乡人土语,自相团结之意。本为地方上的“义军万户府”,成立自至正十四年五月。
成军当年,这支军队就参加了百万雄师围高邮之役。并曾经在千军万马之中,第一个攻上过高邮的城头。战斗力非常了得。后来,元廷一道诏书,夺走了脱脱的兵权,导致百万大军一时星散。这支“毛葫芦军”便投了李察罕,归属其节制。在历次同红巾军的战斗中,屡立功勋。
在经过了无数的沙场鏖战,铁与血的磨砺之后,如果说,之前的“毛葫芦军”已经足够骁悍,那么现如今,这一支军队更是足可以称得上“北地铁军”四个字了。上回察罕攻打益都,就也有这支军队的一部跟随。只不过,因为多数时间都被察罕当作中军的扈卫军兼预备队带在了身边,少有上阵的机会,故此在益都战场上并没有能有太过突出的表现。
而这一回,益都虎将杨万虎亲率海东五衙之一来取宁阳,两支强军终于相逢。
子夜时分,月黑无风。
杨万虎有意炫耀军威,把主攻的军马调出营外,一字排开,缓步前行。三军上下皆打起了火把,映照得城外十几里的方圆之地都是亮如白昼。并有数十人的骑兵小队伍分作数股,也都分别高高执起火把,围绕在军队的左右两侧来回驰骋。一连串的将令,通过他们传送给各营各军。
杨万虎携带将校,登上营外的一处高地,看各营排兵布阵。
深沉的夜中,他遥指宁阳城,豪气大发,与诸人说道:“城中鞑子号称‘毛葫芦’,素来以敢战自诩。俺早在海东时,就曾经闻听过其名。早就想与之交手,试试高下。这一次攻打宁阳,好不容易才从赵左丞从手里争来了先锋的位置,终于可以得偿所愿。此回首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