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宋扬天下 > 第四十九章:包拯后人

第四十九章:包拯后人(4 / 6)

借自身努力,不能借他的名声。”包绶一脸正气地回答道。

包公生前一直反对不分才智高低或者贡献大小,论资排辈的加官进爵,以及为照顾重臣子弟的太多太滥的规定,但这些建言一直未被朝廷采纳,使得包绶成了‘荫补’制度之下的受益者,不过包绶十分有志气,没在温室里退化,更加自强奋进,他虚心好学、知书达礼,遇事不随声附和、人云亦云,又严以律己、爱恨分明,一举一动,酷似包拯。

“果真有名臣的风范,好。包教习既然自动请缨,要开导朕,可知道朕心里在想什么?”赵顼称赞了一句,随即问道。

“圣上想什么,这是众所皆知之事。末将以为此事,圣上已经处理得很好了。大宋百弊丛生,需要徐徐调理,不可急着下猛药。商盟急躁求财,百姓几乎沦为工奴、农奴、矿奴。百姓困顿,只凭政事堂用赋税作低保补贴,是不可能长久的。圣上偏袒商人,士族人心浮动,天下纷扰不堪。政事堂如此作为,也是为了大宋江山考虑。然而商人求财,本为天性,也不算有错。交子发行,朝堂负债运转,都要依赖商盟。政事堂与商盟如此针锋相对,不能合力变法,时日长久,必多生祸乱。如今,商盟与政事堂各执一词,圣上不愿偏信任何一方,又不知道该如何磨合他们。圣上忧虑的,恐怕就是这件事情吧?”包绶徐徐说道。

“包教习认为该当如何?”赵顼脸不改色,没有回答是不是。很多事情,问题都摆在那里,道理也都明白,但要真的放手去做,却很少人有那个勇气和毅力。

“大宋今日的困顿,不是因为朝廷国库空虚,不是因为百姓不够富有,而是因为贫富差距太大。然而,朝廷变法,不是为了缩小贫富差距,而是在一味的求富求强。古人有云:天下不患贫,而患不均。圣上汉武之志,朝野皆知。若圣上只是为了恢复汉唐故土而变法,并非为百姓生计而变法,那么变法便是本末倒置了。无论如何变法,如果最底层的百姓无法获利,即便变法能成功一时,终究要为祸深远。末将认为,现在的变法,是劫贫

最新小说: 替嫁太子妃 我一个考古的,怎么就权倾朝野了? 不许招惹阴湿男鬼 探花 唐女医之诗酒江湖军旅传奇 城南政北 在国子监开小卖部 穿越之,小曼娘暴力驯夫 南城亡事 东宫娇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