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武功,那与崇拜蒙古人又有什么区别?
赵顼很自豪自己能穿越到宋朝,因为这里有周敦颐、程颢、程颐这样伟大的思想家。甚至是王安石,如果没有变法的众说纷纭,他的新学得到推崇的话,他也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而唐朝却无法找到这样的人,即便唐诗很火,但没有思想家的唐朝,实在无法将他升华。
唐朝与宋朝可以说各有优势,然而,宋人没有看到唐朝的优势,只看到了他的缺点。最后,纠正过妄,许多好的东西都丢掉了。改朝换代的悲哀恐怕也就是在这里!
宋朝将唐朝不曾有过的文治推向了顶峰,造就了大批的思想家文学家,然而,唐朝所拥有的武功,却被宋人阉割得不行。即便宋朝民间的尚武之风,比起唐朝来说还要炙热,但是国策的压制,让他无法转变为国家的战力。
赵顼后世的文明观念,大宋现在的文明观念,唐朝残留的文明观念,三个文明观碰撞在一起,彻底地将历史上的王安石变法弄得没有了影子。赵顼当了几年的皇帝,借着唐朝残留的文明观念获得了军队的支持,可是推行的却是自己后世的文明观。整个就乱套了。现在的变法与历史上王安石的变法相比,变得不伦不类起来。
这种文明观的冲突,让赵顼始料不及。赵顼这才想通了,士大夫为什么要把他推下皇位?因为他太另类了。而为什么以王韶、熊本、肖一远等军方派开始默认赵顼被推下皇位,后来有支持赵顼夺回皇位?因为军方派与赵顼的观念有隔阂,但也有相通点。而王安石、商盟这两个在变革之际出现的,被赵顼推向前台的力量,却是一种既不反对,也不赞同的心思。得到哪边支持,往哪边挤。
皇权、士大夫、军人、商人,利益有共通之处,却又存在巨大的差距。比起历史上王安石变法士大夫内部的争端来说,现在变法的争端更加混乱。
赵顼沉思了很长一段时间,想通了很多事情,随即开口说道:“这样吧,明珠县的土人做奴隶就算了。现在抵达流求的土人有两万人吧?把他们的家人和部落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