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的影响,赵顼总有一种天生的信任感。
见王安石和赵顼都坐了下来,端起茶杯喝茶,包绶松了一口气,接着说道:“务农最怕的就是天灾,百姓家资弱小,既无法自行兴修水利,又无法在遭受天灾时自救,还得缴纳朝廷的赋税。无法承担之下,只能将田产出售给官员地主,求得庇护。自新法施行以来,废钱令、方田令得到贯彻,百姓能够得到青苗钱资助,官员地主的土地也得到丈量,查出了大量隐瞒的田产,官员们也得缴纳田税,土地兼并的状态因而得到好转,加上湖广大开荒,现在大宋已经没有客户了,客户得到了土地,都上升为主户了。然而,百姓始终家资弱小,无法兴修水利,无法购买耕牛,经营田产的经验也是不够,土地分开经营,人力耗费大,产量却要低得多。从这点来看,圣上新拟定的均田令,只会让大宋粮食产量越来越低,百姓越加贫困。”
包绶所说的,赵顼也明白,农业规模化生产的确有助于提高经营效率,增加粮食产量。更多更快章节请到。地主出租土地给佃户时,也会干预农业生产,指导协调各家佃户进行农业种植。规模化,在防止天灾方面,的确也有优势,万一田地遭灾,还可以得到及时的补种改种,不会把土地荒废了。因为,佃户其实就是客户,可以自由流动,为了留住他们,地主的剥削并没有到让人活不下去的地步。这样的农业生产关系,还是比较符合这个时代生产力发展的。这个时代的客户对比后世的农民工,他们的处境几乎是一样的。
“这与韩琦、富弼的功绩有什么关系?”赵顼尽管明白包绶所说的道理,却觉得包绶这是扯开话题。
“韩琦、富弼,他们的田产就是这么经营的。凡是投靠他们的客户,只要努力经营,最后都能积蓄家资,最后购买一份自己的田产。而韩琦、富弼也不会阻扰他们离开。很多百姓受益于他们,也感恩于他们。他们虽有大量的田产,但租金却非常低,有效地经营不但扩大了他们的田产,也让投靠他们的客户百姓富裕了起来,有了能力离开。至于高利贷,虽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