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大宋第一楼。
迁都船队一大早便在黄埔港靠岸,第一批登岸自然是政事堂的一班成员。赵顼亲自前往迎接,王安石一下船,赵顼就拉着王安石的手说道:“先生辛苦了!”
待看到司马光时,赵顼也挤出笑容,道了一声:“君实先生也辛苦了!”
大庭广众之下,司马光也很给赵顼面子,拱手说道:“都是圣上英明!”
三人一齐大笑。赵顼拉着王安石和司马光的手登上马车,“两位先生,百姓们都等着过年呢?迁都大典不能再等了!”
说罢,赵顼竟然亲自驾车,一抖马缰,拉着王安石和司马光往上京皇宫而去。王安石和司马光坐在没有车棚的马车上,分别向前来迎接的百姓们频频挥手。这样的荣耀,历朝历代都是没有过的。能和天子同乘一辆马车都是荣耀,更不必说还是天子驾车了!
天下百姓,不认识赵顼的多不胜数,但没有不认识王安石与司马光的。王安石不必说,头像都印在交子上,凡是使用交子的国家,都知道交子上的那个人是大宋宰相王安石。民间甚至流行着这么一句话:爹亲娘亲,不如王相公亲!
百姓们,无论是大宋的百姓,还是西夏、北辽的百姓,都感恩于王安石。大宋百姓感谢王安石给他们发了青苗钱,给他们发了补贴,因为王安石他们才有现在安定的生活。而西夏、北辽的百姓则会感谢王安石和他们国家签订的贸易协定,消除了兵灾战火,带来了繁荣的商贸。西夏、北辽的百姓甚至把王安石当成了他们的宰相!都说,有了王相公,天下就安定了!
司马光的话,凡是读书人没有不知道。随着大宋的书籍畅销各国,读书人都知道有个君实书城,都知道有个司马光。因为每一本书的前几页都会介绍书籍的编撰者,司马光的头像都是摆在第一位的。读书人如果不认识司马光,那就是说没有读过一本书。司马光的形象在读书人眼里,可以和孔子比肩了!
在百姓看来,大宋现在的教育制度,大宋之所以能文化昌盛都是司马光的功劳!本来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