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晚上让他做一二小时作业就是。”
李大嫂快活地从厨房里奔出来插话了:“我娘家那边几个在七中读书的孩子说,要考大学了,都张罗到学校去寄宿,好集中思想读书。我家磊伢子他们也可以寄宿吗?”
“可以,只是须等半个月以后。”
“他爸爸,我看我们就再花点本钱,再去借点钱买两头猪回来喂了,让他干脆到学校去读寄宿。”
大嫂一锤定音,老李也表示同意:“也只能如此了,反正只有□□个月了。至于考不考得起,暂时八字还冒得一撇,不过读了书反正在孩子肚子里,姑当赌宝吧。”
下午,联校根据公社指示召开的救灾工作会议,一直到晚上九点多钟才结束。暴雨也给其他学校带来一些大小不同的灾害,也有倒了墙的,掀烂了屋顶的,打碎了玻璃的,尤其是向家山学校也倒了一间教室。为了县拨的壹仟元维修费,争来争去搞了五六个钟头。汪书记只得把这一千元,除了两所倒了教室的学校各200元外,其余像撒胡椒似地分配,强调要认真检查危房,这点钱只能用来防危,至于别的便只能依靠大队了。“有什么办法呢?国家没有钱啊!”他摊开两手摇着脑袋,无可奈何地请大家原谅。
散会后,周塬特地留下来就寄宿生的问题向联校请示。他记起了昨天公社陈书记说的“宣传成绩,鼓舞士气,树立信心”的话,一改往日的习惯,也学着“论虚”,肯定汪书记姜会计对中学部的正确领导,使学校稳定,教学秩序正常,学生成绩上升,老师们也很有决心,尤其是上期学生竞赛获得好成绩,完全是他们正确领导的结果;同时也感谢他们的关心,昨天让出房子解决了燃眉之急,今天又拨了一些维修费,说得他们眉开眼笑,变得特别地客气。接着周塬以李磊的情况为例,提出了必须解决部分学生的寄宿问题,他说:“高考的成败关系着学校的声誉,虽然目前我们发现了一些苗子,老师们也有决心废寢忘餐来辅导,但是只有解决住校寄宿的问题,才能保证教学和辅导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