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另起炉灶,还可以应付,谢谢胡老师关心,我会努力把工作做好。”
有两个老师鼓掌,并且高喊:“高考胜利了,要给伙头军记头功!”
“还有一个问题:刚才李虎说不另起炉灶,就是学生老师一起吃同样的伙食呶,请问学生的伙食费怎么收?他能同样出钱吗?出多少?我知道寄宿生主要是周主任的高二(4)班的,我申明一下,不是我对周主任有意见,也不是我反对举办寄宿班,要搅黄这件事,我只是把老师心底的一些问题提出来,学生不能揩老师的油。”
周塬说:“胡老师的问题提得很好,确实要公平合理,我的班上寄宿学生可能多一些,但我也贴不起伙食费,我同样要养家糊口呀。不如在这个会上大家来公议一个收取学生伙食费的标准。刘朴存老师,你是事务长,你说说我们老师现在的伙食费是多少?”
一个50多岁的老头站立起来,用食指顶了顶近视眼镜,嗫嗫嚅嚅地说:“目前我们的伙食标准开得不高,有的老师说家庭困难不能开高了,古老师几位民办教师每月也只有5元津贴费,总不好要他们去挣钱来交伙食费。六月份结算是主副食一起接近九分钱一餐。我们吃的大米每斤是0.138元,每餐三两米合人民币0.04元,这九分钱中副食费不足五分钱,每月九十餐,八元一角,如果自己带米来,就只要四元五角了。上学期只有四月分蔬菜青黄不接,买的青菜多一些,每个饭圈上了壹毛,三月份还只有八分。反正周主任原来是核算小组的,胡文楷老师也一直是核算组成员,大家心理都有一本账。”
“刚才刘事务长说了,老师们的伙食标准是连大米在内8块多一点。我看学生把米交总务室按斤两折价,每月交足九元钱如何?”周塬提出了第一个方案。
“这样也不好,你每月刻定收学生九元钱,是每餐壹毛的标准;假如每餐只用了八分九分,我们老师岂不又在刮学生了?学生每月要凑这五元钱也不容易啊,有的家庭肯定有困难。”沈琼提出了非议。
“没有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