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动山河。此乃罪其二。”熊赐履说得正义凌然,把秦有福扁得一钱不值。
其实也难怪,当时像熊赐履这样的汉臣,若是想出人头地升迁上位,除了表现出忠心护主正气凌然之外,有时候还得表现得弱智一点,否则皇上就该担心了。他是算准了康熙不会因为他说的有什么问题而把他怎么样。毕竟康熙是后来能开风闻言事的主。
对熊赐履来说,刚才的不过是一个契机,下面的话才是关键:“此外,臣还有些话想问秦有福。不知你是何居心,蛊惑皇上动了撤藩之念,你难道不知道,三位藩王乃是为我大清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当初如若不是三位藩王来降,我大清何时能平定中原?百姓何年能不受战火侵扰?太祖皇帝分封藩王时承诺,吴三桂封平西王,镇守云南,兼辖贵州;尚可喜封平南王,镇守广东;耿仲明封靖南王,镇守福建;爵位世袭罔替。如今刚刚大局稳固,百姓刚刚安居乐业,你就鼓动皇上撤藩,你难道不知道,一旦万岁听了你的蛊惑真的撤藩,且不说三藩会怎么样,就是皇上自己也无法跟太祖皇帝交代,你这是想让皇上落一个言而无信的骂名!”
三藩的事康熙可是想了很久了,其实不止他想,往上面数几个皇帝,谁不想撤藩?关键是三个藩王的实力太大,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再说他们连年征战,手下的战将无数,兵勇彪悍,可称得上兵强马壮,真的打起来,算上他们占着汉人的优势,再加上台湾这个不定因素,还说不定谁打得过谁,没有办法,这些年来,大清只能对他们以安抚为主,平时扣在手里一两个人质,逢年过节的拼命的赏钱、赏东西。可只要给大清皇帝一个机会,每个皇帝都盼着让这几个藩王的脑袋搬家。
“熊爱卿,朕只是找秦有福来闲谈一番,至于撤藩之事也只是他的一个想法,朕不过是随口应一句,当不得真,爱卿不必焦虑。”康熙没办法了,他总不能当着熊赐履的面说,其实你就是个老糊涂,撤藩的事不关我想,就是太祖皇帝也想,可是当时没有条件,现在有条件了,总得试一下。其实康熙的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