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我和学生李冬生【4】
--------------------------------------------------------------------------------
那时学生的毕业分配是学校的一件大事。
每到这个季节,学校便热闹异常。学生每天必到自不必说,家长也如热锅上的蚂蚁。事关孩子的终生大事,谁能不关心呢?因此,每天都有家长来访,谈得好,喜笑颜开。谈不好,则怨声载道。有的家长一直闹到校领导,到局里反映的也大有其人。毕业分配的第一步先决定谁留城、谁下乡,这是最难办的事。
讨论到李冬生的去留时,刘老师说:
“按政策的第一条是:头大的留城,李冬生不是头大的,不符合这一条。按政策的第二条:头大的已下乡,行二的留城。李冬生的哥哥没下乡,他也不符合这一条。按政策的第三条:头大己留城的,行二的下乡。李冬生的哥哥没下乡,是城巿户口,应属留城,所以李冬生应该下乡。”
刘老师的分析完全符合政策规定,但我却总觉得让李冬生下乡不甚妥当。于是我对刘老师说:“下了班,您跟我出去一趟。”
“去哪儿?”
“到地方您就知道了。”我将刘老师领到了李冬生的家。
进了屋才发现除了坑上躺看个瘫子,地上还站着三个孩子。李冬生的母亲说:“这两个高点的是冬生的弟弟,小个的是个丫头,是冬生的妹妹。”
我问:“您对李冬生毕业分配有什么想法呀?”
她说:“他爸爸是党员,我没有工作,是个家庭妇女,可党的政策我也明白。上山下乡是毛主席号召的,我们响应。家里有些困难也是暂时的,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等这三个孩子长大了,日子就会好起来了。”说完竟笑了一阵。
从李冬生家出来,我问:“有什么感想?”
刘老师这才长出一口气:“原来听说他们家困难,但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