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风气下,不凭分数录取,还能凭什么?这几乎已形成了一个怪圈,谁也无法摆脱。
高喊的素质教育只能是个口号,实际上干的却是应试教育的工作,这真不能不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悲哀!
胡校长说:“广宁路中学的校长我认识,我先打一个电话。要不行,我带他去一趟。”我没让胡校长去。
广宁路中学离我校很近。
人家校长挺好说话,到了教务处一位办事员那里卡了壳。这位女老师脸一沉:
“这个证明开不了!”
校长问:“为什么?”
“他初三就退学了,怎么能开毕业证明呢?”
看她在校长面前说话的神态和语气,我真是一肚子气。
但没办法,人家并没错,滕达中途退学也是事实,我只能假装平静。
我说:“滕达确实在你们学校上过学,这个证明总可以开吧?”
一番交涉,由我措词,终于开了这样一张证明:
“滕达系我校学生。曾于某年至某年在我校初中就读。此证。”
滕达终于上了班。
滕达上班之后发第一个月工资,便与他妈来到我家。
买了一箱牛奶,还有水果。
他母亲还送我老伴一个她自己动手编织的小提包。所用材料是那种废弃的塑料打包带,各色间杂,十分精巧。
转眼就是一年。
有一天我与老伴从街心花园散步回来,路上,遇见了滕达的母亲。
她仍是蹬着那辆三轮车,头上裹着个三角头巾,依然是一副风尘扑扑的样子。
我老伴迎着她走过去,与她打招呼,她这才看见我们。
看上去,她外表并无太大的变化,但她那晒得黑红的脸上却洋溢着自信和满足,眼睛也有了神采。
问候过后,她不由自主夸起了他的儿子:
“滕达自打上了班,就像变了个人,终于懂事了。每月一发钱,全数都交给我。回到家就帮我做饭,帮我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