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可是底部却有许多洞眼。方便揉好的红薯粉从洞眼中挂下来,挂下来的粉再放入热水中烫一下,绿豆面才能成形。
豆面竹竿也就是晾晒用的,这个也好办;两尺来长的撩面筷,问题不大,大剪刀,豆面锅都可以找铁匠打制,所以得先把这些预备齐全了,才能进行一下步。
将这份清单交给顾守仁,秀菱又对着他详细讲解了一遍;怕他不明白。豆面罐和锅都画了图出来。晾晒竹竿,长筷子,大剪刀就很好理解了。
顾守仁见秀菱这么快就弄出了这么些个新东西,因为有了先头的例子,也不至于太过惊奇,只是连连点头答应:“我瞧着都不是什么难办的,这就去找铁匠师傅联系。”
秀莲笑着说:“爹。我还是和你一块儿去吧!”
父女两个高高兴兴去了铁匠铺子,那个铁匠师傅因为和顾家打过不少交道,见了面也就熟稔地问;“可是又有什么新奇玩意儿要我打制?”
顾守仁呵呵一笑:“铁匠师傅真猜着了。你来瞧瞧这个,虽是个罐子,下头却有许多洞眼;这口锅沿上另外要加有挡的板;还有啊。剪刀也不是常用的,大得出奇哦!”
一边说一边拿秀菱画的草图给他看,那铁匠师傅瞥了一眼,一拍胸脯道:“这个可难不倒我。想当初,你们家那个粉碎机,才花了我无数心思哩!连头发都想白了好些,才制成的。眼下做这个,那当真是毛毛雨啦!”
秀菱赶紧不失时机地拍上两句马屁:“还是我们村的铁匠师傅厉害,啥家什也别想难倒他!这不,我家不管要打制个啥,头一个就想到铁匠师傅你啦!”
铁匠师傅得意地哈哈大笑起来,爽朗地一挥手:‘交给我就是了,三天之内,你们只管来拿货吧!”
顾守仁和秀菱谢过了,这才回转家中。秀菱又开始琢磨怎么制作绿豆面的细节。
正在苦思冥想呢,就听得外头有声音喊:‘二弟在家吗?”分明是大伯父顾守礼的鸭公嗓子。
秀菱和李氏对视了一眼,不约而同地嘀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