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本土运去的话。那么圭亚那-欧洲的后勤线就会把进攻美洲的德军活活拖死——倒不是德国凑不出那么多的船,而是圭亚那-欧洲航线距离加勒比海太近,完全在美国破交舰队和潜艇的严重威胁之下。甚至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起飞的P51B/C都能挂上炸弹去轰炸接近圭亚那的船队!
而且美国人自从1943年底就把B-29当成侦察机投入了大西洋战场,由于B-29的航程大、航速高,能够覆盖非常辽阔的海域,还很难被击落。因此B-29可以在德国运输船团距离圭亚那2000-3000公里的距离上就发现它们,为美国潜艇、破交舰队和岸基航空兵的攻击创造力非常有利的条件。
所以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欧洲-圭亚那航线就成了让欧洲联合运输司令部总司令邓尼茨大将心碎的航线,可无论邓尼茨如何努力,舰船的损失率都无法下降。
最后大西洋战线总司令凯塞林元帅不得不下令驻圭亚那的欧洲联军收缩,放弃了大量的外围据点,龟缩到了乔治城、巴拉马利波和卡宴等三处据点。同时减少了在圭亚那的陆军和航空兵数量,以减轻海运的压力。
当然,欧洲联军的收缩也不等于美国人可以非常轻易的夺取圭亚那——因为圭亚那的地形和开发程度决定了美军不可能走陆路去攻占乔治城、巴拉马利波和卡宴,只能打登陆战。这实际上就是一场发生在大陆上的夺岛登陆战,没有压倒性的海空优势是根本打不了的。
而美国大西洋舰队根本没有压倒欧洲联合舰队的实力,所以美军只能通过持续的空袭破坏乔治城、巴拉马利波和卡宴三地的机场,以确保加勒比海和巴拿马运河的安全。
“只要我们能够得到阿根廷的支持,”赫斯曼继续对希特勒说,“就能利用美国大西洋舰队主力西调的机会迫使巴西和乌拉圭就范。这样南美洲东岸的阿根廷、乌拉圭、巴西和圭亚那就都站在我们一边了。我们就能在阿根廷、乌拉圭、巴西的海岸线附近寻找机场部署岸基航空兵,用来掩护航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