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奏完毕,苏铭从椅子上缓缓起身。
“这首曲子叫《高山流水》。”
“在古时候有两个人,一个叫俞伯牙,他非常擅长弹琴,是周边远近闻名的琴师;另一个叫钟子期,他是一名普通的樵夫。”
“俞伯牙经常感到苦恼,因为能真心听懂他曲子的人不多。”
“有一次俞伯牙把船停靠在一处山坡下,面对着江水弹奏了一曲《高山流水》,弹着弹着突然琴弦断了,按照当时的说法这说明有人在偷听。”
“于是俞伯牙命仆人下船寻找偷听之人,没多久仆人带上了一名樵夫,便是钟子期。”
“钟子期告诉他自己是一名樵夫,生活在附近,闲暇时喜欢读书。刚刚在附近躲雨并被他的琴声所吸引,并非有意偷听。”
“于是俞伯牙问他,你能听懂琴声中的寓意吗?”
“没想到钟子期答道能,俞伯牙马上换好琴弦重新弹奏了一曲。”
“当弹奏到高山的意境时,钟子期就在一边说道:弹的太好了,琴声就像巍峨的高山;而弹到流水意境时,钟子期又赞叹道:弹的真好,琴声就像水势浩荡的江河。”
“不论俞伯牙弹琴的时候想的是什么,钟子期总能准确的说出他的心意。”
“后来钟子期生病去世了,俞伯牙觉得世间再也找不到比钟子期更了解他的知音了,就把琴给摔碎,终身不再弹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千金易得,知己难求。”
“人生在世如果能遇到一个真正的知己,那一定要好好珍惜,因为那是一生难求的朋友,友情的最高境界。”
听完故事的孩子们眼睛睁的大大的,都用自己明亮的双眼紧紧盯着讲台上的古筝。
对于这些质朴的孩子们来说,故事是最好打动他们的良药。
对于古筝这种古老的乐器,顿时每个孩子都充满了期待与喜欢。
不但喜欢上了古筝优美大气的外观,而且还能弹奏出如此美妙的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