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会宁再见。”
留下这么一句之后,他先带着一众官绅告辞而退。
其实他很想像诸糅真人一样,拉着郑经彻夜论道的,只不过他作为泗州刺史,那么做的话,拉拢或交好之心实在是太过于明显,因此他决定见好就收。
反正像郑经这种注定要成为名士的人,等他回会宁之后,也不会就此被湮没在茫茫人海,想找他论道,以后还有的是机会。
卢勋就这么走了。
可就算是他并没有进一步向郑经示好,其他人也已经感觉到了他对郑经的非同一般。
就好比说挑起今晚这场论道的席希明,在卢勋等一众官绅走后,就心情复杂地找上了顾倾城。
“倾城兄,浪之兄在经义方面的造诣确实是了不得啊,现在看来,你我也就是在诗词方面还值得一提了。”
他先来了这么一句。
这既是对郑经水平的认可,也是作为会宁第一才子的不甘。
他为什么要提议今晚的这场论道?
原因就在于不甘。
郑经在道的造诣方面非常了得?连诸糅真人和留之先生都对他高度认可?顾倾城也尊他为先生?还口出狂言说可以跟大家论所有的道?
这真的让席希明不服。
毕竟从年龄上来说,郑经似乎比他还要小上几岁,而他还有会宁第一才子的美名,郑经却啥名气都没有。
可最终的结果却是,关于性善恶论,郑经不仅颠覆了孟子和荀子的学说,还提出了自创的独特说法。
**论。
而这一论述,不仅让在场所有人无法质疑,还让他获得了泗州刺史卢勋的青睐。
卢勋是什么人?
假如说这个年代的风光是属于他跟顾倾城这样的年轻士子的,那二十年前那个时代的风光,则属于阮留之、卢勋、德王爷等人,是他们引领了那个时代的风骚。
也就是说,无论他跟顾倾城的名气再大,在阮留之、卢勋、德王爷等人面前,他们都只能算是晚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