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在张凡自己内心,却忽然升起一个念头。
既然苏轼出手了,那么……索性就让大家看个全套吧?
只是,煎茶有陆羽,点茶有苏轼,最后的泡茶法,我该去请哪一位前来,才能配得上这两位的身份?
陆羽,是茶圣。
苏轼,则号称“全能艺术家”!
诗词、琴韵、书法、绘画,乃至美食……全都是苏轼擅长的领域!
很少有人知道,在茶道方面,苏轼同样是当代大家!
苏轼为众人展示的,自然是区别于煎茶法,在宋代开始流行的“点茶法”。
这套工艺……依然是繁琐得令人眼花缭乱!
备器,将茶具称为“十二先生”。
备茶,精选最好的芽尖,还要经过蒸芽、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等繁琐工序。
炙茶,将茶饼取适量置入茶焙笼炙烤。
碾茶,用茶碾或茶磨碾细。
罗茶,将茶末用极细的筛子过滤,得到的粉末……竟是似曾相识……
“我去!”
“这玩意……我怎么眼熟?”
“速溶咖啡的既视感??”
“好家伙!”
“这苏轼的演员……会不会是故意皮了一下?”
“宋代喝茶,真是这样的?”
“这东西完全粉末状,再用水一冲……这玩意叫茶吗?雀巢牌的大红袍??”
“苏轼牛逼啊!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居然都随身带着?不愧为美食大师,哪怕一生经历是起起落落落落落落落落,但该讲究的逼格,那是一点都没落下!”
“点茶了点茶了!精华来了!”
弹幕嘈杂一阵,很快又安静下来。
因为,苏轼已经开始点茶注水,同时以茶匙或茶筅快速击拂茶盏中的茶汤,使茶末与水交融。
第一汤、第二汤……直到第七汤!
标准的点茶法,需要经过七次注水,才能够做到茶汤白沫经久不散,称为“咬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