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怕是边疆地区升官更快,那种苦寒地带,很多官员也不愿意去。
考成法淘汰下来的官员,可以治理边疆地区。
苏河命令道:“通政使郑子良,你把考成法的详细条款,在朝堂上读出来。
今天大朝会,朕与众为爱卿讨论考成法。”
通政使郑子良,从首相王仲策手中接过考成法。
他声音洪亮,详细宣读每一个条款。
考成法分为地方和中枢两个部分。
中枢的考成法比较完善,地方的考成法,只有大致框架。
今后由地方巡抚衙门,根据地方的情况,针对地方各个衙门,编写相关的考成法。
大部分官员听着考成法的条款。
他们自认为能完成考成法,但心里很不舒服。
他们本来可以随而为,有油水的事情大家抢着干,没有水的事情推脱不干。
考成法正式颁布,这种混日子的情况一去不复返。
考成法就是限制官员的枷锁,完不成考核任务,那就会被贬官。
很多官员心中都不满意,他们不喜欢被人强制安排做一些事。
但他们看着坐在龙椅上的皇帝苏河,还有站在文官首位的首相王仲策。
皇帝和内阁达成一致意见,考成法已经成为定局。
内阁官员和六部尚书,他们参与御前会议,已经明白皇帝苏河的态度。
皇帝苏河整顿吏治的态度极为坚决。
他们这些人如果坚决反对考成法,也不可能阻止考成法实施。
自己还要被外派到地方为官,这等于他们被贬出中枢。
一些地位较低的官员,经过数年的磨合,他们已经知道皇帝苏河的脾气。
他们找到考成法不成熟的地方,可以提出相关建议。
无法提出有效建议,只是为了反对而反对,这会触怒皇帝苏河。
官员们之前无法改变一些政策,他们有自己的抗争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