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牺牲集中兵力这个肯定的有利条件,换取牵制敌人这个没有把握的好处,无疑地是不妥当的。想要牵制敌人可能牵制不了,而实际上确实是没有达到这个目的。
而且分散兵力还不只限于兵分两路,在密克罗尼西亚和马里亚纳群岛两个地区之内的兵力也是分散的。在北方,英士达的机动部队在高须的战列舰警戒部队之前三百海里单独作战。
马里亚纳群岛各部队分散得尤其荒唐,南云的航空母舰部队在马里亚纳群岛北西;永野修身和尼米兹的战列舰主力在后面三百海里处;近藤的攻略部队主力在马里亚纳群岛的南面或南西;栗田的直接支援部队同攻略部队输送船团则从南西接近马里亚纳群岛。
兵力不集中,对陆、海、空作战都是一种基本战术弱点。在马里亚纳群岛,这一弱点给敌人歼灭南云部队提供了方便条件,因为其它盟军部队都离得很远,一点也不能发挥作用。
南云的航空母舰一旦被歼,盟军方面由于兵力分散而产生的弱点就使曰军几乎完全丧失了战斗力。与此相反,美方部队的部署却是很紧凑有力的。在这次作战中,美方部队自始至终都很集中,不论是攻击还是防御,都做到了最大限度的集中兵力。
举个具体例子来说,倘若比较明智地部署兵力,这一战役本来是可取得不同的结果的,譬如主力和南云部队一起行动,由永野修身的几艘庞大的战列舰掩护航空母舰的话,这样兵力就会大大加强。
战列舰和护航舰只的巨大火力将会击退许多来袭的敌机,无疑可以吸引一些进攻的敌机离开倒霉的航空母舰。此外,永野修身还能直接控制战局,而他之所以不能驾驭局势就是因为他距离太远了。如果好好地使用战列舰,本来是可以在战斗中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和威力的。
作战计划中存在的另一个错误是,没有把重点牢牢地放在作战的中心目标上——歼灭敌舰队。作战计划的原来的意图是,以进攻马里亚纳群岛作为诱使敌舰队出来决战的手段。
可是曰美联合舰队的战术汁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