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了回来,随之背着他逃出长安城。
自此,蔡邕彻底摆脱了殉葬者的命运,逃出生天,并随着女婿李利的权势不断攀升而水涨船高,就任太学院第一任院长,赐予太学士封号,秩同三公,成为天下第一大儒。
然则,蔡邕是忠于汉室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因此,他曾在李利面前反复念叨君臣之道,劝说李利效忠汉室,辅佐天子刘协中兴汉室?ahref="http://www.9txt.net"target="_blank">www.9txt.net墒牵孀攀奔涞耐埔疲罾ㄊ圃嚼丛酱螅庀戮釉嚼丛角渴ⅲ惺乱灿⑺廖藜傻U庖磺卸记逦尬蟮馗嫠卟嚏撸约遗龅降紫敫墒裁矗渲鞠蛴衷诤畏健?br/>
毫无疑问,得知李利志在天下的那一段时间,蔡邕无疑是倍感煎熬,内心深处剧烈挣扎,自己和自己作斗争,一边是效忠了几十年的大汉王朝,一边则是自己的爱婿,并且还是救命恩人。这份常人难以理解的挣扎与煎熬,不足为外人道,只能独自承受,其中的苦楚也只有蔡邕自己知道。这是一种人生理想与现实形势的剧烈碰撞,也是情感与信念的争斗,更是亲情与抱负的抉择。
独自挣扎许久的蔡邕,自此变得沉默寡言,一心钻研学问与教学,不再过问朝堂政事,俨然是眼不见心不烦,耳不闻心坦然。然而,他在无形之中还是偏向女儿女婿一方,下意识地维护李利的声誉,情不自禁地宣扬李利的丰功伟绩,教育学生们今日的求学机会来之不易,要珍惜眼前难得的机遇。铭记这些都是大将军李利所赐。
这就是蔡邕尽己所能为李利所做的一切,可他却从来不在李利面前透露只言片语,更没有丝毫邀功之念。他就这样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太学院的学生们。默默无闻地做着自己认为该做的事情,三年来一直如此。若不是蔡琰无意中提到父亲蔡邕和孔融大吵一架,李利还浑然不知,根本不可能知道自己众多岳父之中竟然还有这样一位始终默默支持自己的存在。
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