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惩罚不可谓不重。
回到家的刘志安越想越乐,随即撰写进奏章,连夜写完又给杨守亮过目,杨守亮觉得没问题,于次日即七月十一这天早上派人发往山南进奏院。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含元殿内,三老一少四道身影对坐,案几上堆着几沓书本和奏折,笔架上摆着几只毫笔,墨香夹着一股莫名清香,使大殿多了些许幽静和禅意。
“杜相公才高八斗,可知李义山此诗暗喻何意?”
被问话的是一个穿朱戴紫的老人,面上遍布褐斑,双眼暗含锋芒,颌下胡须长而白,双手覆于膝上,人虽端坐,气势如渊似海,透着难以言明的味道。
在他左右两边还坐有两人,一人相貌英武,略显局促,一人神情和蔼,古井无波。
与三人对坐的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少年,着深红圆领袍,衣裳上绣着张牙舞爪的五爪龙,虽然年岁尚小,但已然具备了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特点。
比如,稳,狠,绝。
比如,不动如山,动如雷霆。比如,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或者,礼贤下士,宽宏仁德,操纵人心,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寡人之疾。
少年自三月份登基为帝,气势愈发深沉,性情举止愈发稳重,历朝故事、各道州文武士宦、民间奇人异士、州县地理,无不信手拈来,即使鲜有人知的异氏人言,亦是随口道来。
对于军国大事,常常有令人耳目一新的高深见解。
数月时光以来的点点滴滴,三人看在眼里,对于这位年轻的君主,三人很欣慰,充满了期待。
当此之时,中外混乱,朝野大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不稳则是抱薪救火,不但成不了事,反而会把风雨飘摇的国家推向更深的深渊。
如今的大唐,需要一个沉稳的帝王来总揽全局,完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