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越多,都会导致另一端的水越少。而依恋与对视问题,不管是良性体验不足,还是负面压抑造成的,其实都如一个亲情水库,同时连接着两个类似的湖泊。而两个湖泊的状态,会随着亲情水库的状态,出现相应状态。
因此,可以利用如此理论,利用孩子原有的刻板与狭隘兴趣,延伸转嫁到其他正面积极的事物上,从而让孩子,在此长彼消和此消彼长效应中,淡化或康复孩子的问题。
凌峰想到这里,看看孩子忙的不亦乐乎,面对滚滚长江鬼斧神工的天然艺术,感叹着生命的神奇与玄机……
然而,一番放松后,凌峰为了平衡和诱发孩子更多的兴趣,便剥夺了他的转盘世界,开始转移目标,转移他的注意力。
那一刻,孩子在爸爸鼓励下,很快就带着谨慎好奇的目光,向其他正在玩耍的孩子走了……
而孩子牵手爸爸,在面对着其他的孩子的那刻,就像只刚出窝榻的松鼠,在好奇与偶尔的笑声中,在爸爸与其他孩子之间,开始来来回回的奔走…
当不远处来了几个抱着皮球的孩子,凌峰又利用他对球的熟悉性,开始引导他的目光,希望皮球能吸引他的注意力。从而希望通过他对皮球的熟悉性为媒介,链接他与其他孩子的融合互动……
果然,孩子在凌峰的期望中,带着几分腼腆的谨慎,很快就离开爸爸,向正在踢球的孩子走了过去…
原来家里的皮球,孩子也只是偶尔的玩玩。但此时的孩子,因为本身就具备了对球的熟悉性,所以在心理辐射效应下,很自然就会因为对球的兴趣,诱发潜意识良性意识,而出现期待性互动情绪。因为此时的皮球,在他的潜意识里代表了家的熟悉与安全。因此,很容易让他在辐射效应中,和其他孩子参与互动……
虽然,孩子几乎从未接触过陌生世界,但在他的潜意识里,仅仅因为对球的熟悉与安全感,就轻而易举把球转化为了外在世界的缩影。让他在对家的良性显意识感受为支持下,诱发相应的连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