偿协议。
此外,包销的风险极大,我们必须获得与之相匹配的利润。”
现如今在po过程中,包销之所以流行,就是因为它对发行人而言风险极小。
只要和承销商签下协议,上市公司的融资基本就算完成了。
剩下的股票如何发行,以及最终被卖给谁,这和上市公司关系已经不大。
因为即使卖不出去,承销商也会进行兜底,上市公司融资的钱依旧会到账。
而在整个过程中,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的风险都被转嫁到了承销商身上。
所以作为承担高风险的回报,通常股票差价也会给承销商带来丰厚的利润。
但是这个回报率基本都限制在一个范围内,比如刚刚理查德所说的8%。
这是华尔街上百年金融历史所沉淀下的规则,马库斯所担心的那种巨额差价情况基本不会发生。
因为承销商在定价时,有两个互为掣肘的目标。
首先,作为公司代理人,他们希望尽可能提高给定数量的股份的价格。
同时,出于保护自家公司免于遭受损失以及维护自身市场声望的考虑。
承销商力图确保在较短的时间内,出售全部的发行股份。
怎么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卖出全部发行股?当然定价更容易让潜在的客户感兴趣。
通俗的说就是定价低了损害上市公司的利益,定价高了又影响承销商在投资机构那里的声誉。
如何平衡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如何对股票有一个合适的定价,这对于华尔街来说是一门艺术。
因为有这样的制约关系存在,所以摩根士丹利并不会故意低估比特公司的估值。
毕竟差价的范围已经大体框定,而且基准价格越高,摩根士丹利赚的也越多。
1美元的8%和10美元的8%,那可是两个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听了理查德的解释,迪恩他们总算对po的定价规则有了比较详细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