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
“大哥,这些你说的都对。”
“老朱驱除鞑虏,恢复中原,的确是英雄豪杰,可谓是百年一见的雄主。”
“只是大哥,老朱打天下无敌,不代表他就真的会治理天下。”
“别的且先不说,朕就问大哥,你觉得封王戍边之策,如何?”
朱标闻言,没有丝毫犹豫的回答道:
“自然是极好。”
“父皇封王戍边,把各个贤王分封边地,为国戍边,增强边境的实力,抵御北方蒙古的侵扰,让边地百姓不再受战乱之苦。”
“这种政策,难道不好吗?”
朱榕摇头,“不好,很不好!!”
“大哥口中的戍边,难道西安,太原也是大明的边境吗?”
“秦王朱樉,晋王朱棡,两人在西安和太原多年,他们为大明做了什么贡献?”
“他们参加了多少战斗?还是说,他们杀了多少蒙古鞑子?”
“秦王在西安,嚣张跋扈,为非作歹,为祸乡里,强买强卖,草菅人命,闹得西安怨声载道。”
“可正是因为秦王是老朱的儿子,当地官府根本不敢管,秦王府越建越大,藩地也越占越多。”
“晋王在太原,也同样是太原一霸,无人能制。”
“大哥,这就是你口中的贤王?这就是你夸的天花乱坠的封王戍边?”
朱标的脸色有些发红,朱榕说的这些,他当然知道。
作为帝国的储君,朱元璋做的很多事情,都有朱标参与其中。
朱标这个太子,可不是泥塑的,若真是如此,朱元璋也不会这么宠爱朱标。
正因为知道这些,面对朱榕的控诉,朱标方才有些不自然。
毕竟本来在皇宫之中,还算听话贤明的各位王爷,到了藩地却突然跟换了一个人一样,昏聩暴虐。
不过朱标还是强自辩解道:
“父皇已经多次下旨申斥秦王和晋王,不管如何,他们为国戍边,也算是劳苦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