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被朱榕说的有些哑口无言。
其实当初,朱元璋在制定国策的时候,朱标几乎是全程参与的。
这不是朱标有多厉害,而是朱元璋认定朱标作为自己的继承人,他就必须要参与进来,这样等日后朱元璋驾鹤西去之后,继承者也不会因为不理解自己的苦心,导致国策夭折。
所以,朱元璋在决定封王戍边之时,朱标是一清二楚。
甚至当时限制藩王的种种举措,有不少就是朱标想出来的,作为大哥,朱标对自己这些个弟弟非常爱护。
但是作为储君,朱标又不能给这些藩王太大的权力,要不然日后就会尾大不掉。
他本以为自己做到这些之后,藩王手中即便有兵权,也无法对大明的皇权,造成太大的危害。
只是朱榕轻飘飘的几句话,就撕开了这些残酷的事实。
不过朱标并不打算就这样妥协,即便朱榕将一切都说的明明白白,可是这对于朱标来说,都只不过是假设罢了。
只要不是真实发生的事情,那就不算,只能算作是朱榕的臆想。
“哼,任你说的天花乱坠,这也不过是你一厢情愿的猜测,在现实生活中,这根本就不会发生。”
“封王戍边,也更不能成为你起兵造反的理由!!”
朱标怒视着朱榕,仿佛朱榕说的这些,只是在给自己造反寻找借口罢了。
然而,朱榕的下一句话,却是直接让朱标破防。
“你说藩王造反不会发生?”
“那如果朕告诉大哥,楚王已经在荆州造反,并且仅仅两天,就夺取了整个湖广了呢?”
“什么??!!”
这是朱标第二次听到有兄弟造反,而楚王的造反对朱标的打击,同样是无比巨大。
朱标的眼睛睁得老大,嘴中不可思议的轻声呢喃道:
“不会的,老七一直都是乖巧懂事,是个贤能的藩王,怎么可能举旗造反?”
“大哥,现在你还觉得大明的藩王,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