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潜心钻研,最终制定出一套复杂且完整的方案。
第一步,寻找雄性不育系水稻。这类水稻的雌蕊正常,可雄蕊却无法产生花粉,数量极其稀少,可谓万里挑一。而且,这种特殊的基因无法遗传到下一代。
第二步,寻找保持系水稻,用它给第一步找到的雄性不育系水稻授粉,这样产生的子代水稻,依然会保持雄性不育的特性。
第三步,找到恢复系水稻,让它和第二步得到的子代水稻授粉。如此一来,下一代水稻就具备了正常水稻的特性,不仅能够自花授粉,还拥有杂交稻的优势基因,能有效提高产量。
这个方案,就是震惊世界的杂交稻三系法。
朱元璋眼中闪过惊喜的光芒。
“妙啊!”
“这袁姓后人真是有大智慧!”
“咱对农事也算了解,可从来没听说过雄蕊、雌蕊这些说法,更没想到还有这样巧妙的方法!”
“司农司卿,把这杂交稻三系法记下来!”
“从现在起,咱就按照这三系法进行研究!”
“传令下去,在全大明范围内寻找又大又饱满的稻穗。”
“要是有人献上这三种水稻,重重有赏!”
“要是有人研究出杂交稻,赏赐加倍!”
不止朱元璋,几乎所有皇帝都下达了类似的命令。
不过,这一方案虽然在理论上堪称完美,但实际操作却要依赖许多极小概率事件,试验过程困难重重。
三年时间里,他们做了三千多个杂交实验,却都以失败告终。
1967年,以袁老爷子为首的水稻雄性不育科研小组成立。
1968年5月,700多株极为珍贵的不育材料秧苗被全部拔掉,多年的心血瞬间化为乌有,袁老爷子痛心不已。
幸运的是,在事发后的第4天,他们在一口废井里发现了遗存的5根秧苗,这才保住了最后的研究材料。
(活动时间:1月28日到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