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也感激老同学金仕铭。如果不是金仕铭邀请,焦宝城不会卖掉采矿生意,也就在劫难逃!
焦宝城感觉老同学金仕铭是自己的幸运星,他带着感激的心情,到金仕铭的家乡投资。由金仕铭牵线搭桥,找好风水宝地,盖厂房,引进半自动食用油生产线,买进原料花生,样样顺风顺水。连工人也都是从金仕铭的家乡招的,不少工人还跟金仕铭有或近或远的亲戚关系。
焦宝城的食用油生产基地从建厂房,引进生产线,到招工,培训工人都十分顺利。可是,工厂还没有投产,金仕铭升官,调到别的地区做地区副专员去了。新来的县长对前任县长签的合约并不打算兑现,对前任县长扶持的项目不会给予同样的照顾。焦宝城不得不花钱去打点新来的领导。
生产线开始投产后,生产出来的花生油拿去有关部门检验,结果发现油里面的黄曲霉素超标好几倍。焦宝城不得不停产,从专门的研究机构请专家来,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等到焦宝城的工厂能够生产出合格的花生油,他手里的钱已经花得差不多。
焦宝城不得不把工厂抵押给银行,贷款来搞市场推广,销售自己生产的花生油。为了打开自己的市场,焦宝城在绿城租了办公室,建立自己的销售总部。可是三年营运下来,焦宝城发现,一年到头自己忙忙碌碌,其实都是在为银行打工!
焦宝城不但没有从食用油生产中赚到钱,反而欠银行的债务越欠越多。焦宝城发现问题就出在向银行借钱。没了政府的支持,焦宝城为了从银行借到钱,必须通过层层私人关系。等到贷款批下来,经层层盘剥,名义上是借一千万,拿到手的能有九百万就不错!还贷款的时候却要还一千万,还要加上一年的利息。
像这样的贷款,如果年息八厘,实际利率已经高达二十厘以上。可是,焦宝城连条件如此苛刻的贷款也已经申请不到。他才会想出利用同乡会的机会来行骗,达到集资的目的。实际上,这是焦宝城被逼到绝路上的最后一搏,如果他不出此下策,他的工厂很快就要被银行收去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