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渔船上面尽显无疑,可是生产出来的东西,迟迟不见有人领走。全部资料和加工费,都是由西北银行负责的,原料直接从西北运来。需要多少,就运来多少,工钱也是由西北银行拨付的,从来都不见减少,这么多船堆在这里,总不是一个办法。
在1913年的正月刚过。3月多的时候,西北银行终于有了动静。一直都静静的放在泊位之上的快600艘船,被一次性的提走了,甚至为了开走这些船,江南造船厂还临时的聘请了一部分的船老大帮忙,这其中还有部分的外国人。
拖网式渔船,基本上都是机帆船,依靠机器运作,经过了西北的改进,使用的都是燃油,要开行他,很简单,可也不是随随便便一个人上来就可以的,上海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是整个东方的大都会了,会开汽船的,还是少数。
跟随这些船只一起的,是西北银行的一个经理,名叫郑伯勤,百万渔民,十万渔船的计划,他是负责人之一,敏锐的感觉到,是应该培养一批的渔船司机,否则的话,空有渔船,却没有司机驾驶,渔船也是白给。
只是郑伯勤的一个突发奇想,却真的在接下来实行了,当这个报告报道了西北银行之后,被银行行长重视,接下来西北银行在全国进行选择的,从渔民之中,从一些十**岁的青年之中,培养人员的,造就了接下来渔民的辉煌,百万渔民,十万渔船的计划进展的顺利,不但完成了一期,还接下来,逐步完成了二期和三期。
600艘船,大部分只是小船,可是浩浩荡荡的,从江南造船厂出来,在上海引发了轰动,江南造船厂扩大之后,从原来一个小小的船厂,到可以生产千吨级,甚至是万吨级的巨轮,不过时间尚浅,陆续交货的,可能就十几艘吧,还是陆陆续续交工。
这个时代千吨级以上的船,对于任何的航运公司来说,都不是小船,一旦建成,都会立刻交货,不会放在船坞之中等待的,因为他们可以立刻创造效益,类似这样,几百艘大大小小的船一起交付,真的是上海开天辟地的头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