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根据陛下的御笔,变成了燕京旧地六个州。
马植冒着违旨的罪名,在每年的岁帛岁币上作文章,只答应依澶渊旧例给金方三十万,在金朝君臣不满,提出“辽时燕云不属南朝,犹给五十万,为何如今只给我朝三十万?”后,他答应再加二十万,不过要把西京归宋。
马植熟知金人心态,对于金国来说,大宋是一个富足强盛文明,可望而不可及的庞大国家;此次结盟,能将自己的死敌辽国置于腹背受敌的境地,完全不必再担心辽国寻求宋朝支持了。而且,宋朝收回的土地,本来也不是金国的。还能凭空得到银绢,这实在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他在谈判中利用这点,以退为进,靠增加岁币的筹码,最终使燕云十六州中,西京道所属八州、燕京路所属六州,金人应允这十四州属宋了。
但平营两州问题就没那么简单了。
当他在谈判中极力想扩大燕云所属,试图将原属汉地的平、营两州纳入燕京时,任他竭尽心智,金国就是对偏远的平、营两州不肯放手,他们说:“宋帝御笔只提燕京未提其他,我们也答应燕京归宋,但平、营两州既与契丹旧地的滦州组成了平州路,当不属燕京。况辽平州路所辖共三州,平、营两州还宋,只剩下一个滦州,平州路势必不复存在,我国岂能接受?”被抓住了痛脚的马植不得不佩服金人的眼光。
马值非常了解华北平原的军事情况:平营两州属于偏远州路,其繁华富庶自不能同燕京所辖六州相比,在军事上却是兵家必争之地:平州境内的榆关(山海关)是中原通往东北的锁匙咽喉,而战后燕京路所属各关隘如紫荆关、居庸关、古北口、松亭关按约应归宋所有,金人前往中原只能经榆关。这样,平州对金国就极为重要了。这也是他们对平州寸步不让的真正原因。
这次谈判,让马植见识了这些女真人的头脑,对相关利益做到有所舍有所守:西京所属八州虽大,未涉及根本,且还未攻下,可慷慨弃之;平州路虽小,却是国之门户,寸土不让。
在整个谈判中,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