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呆在那里练了会拳,双手比划个不停,脑里尽是叔公刚才所说的拳理和套路姿势,自觉收获不少。
“咯“,肚子不争气的叫起来了,猛地记起自己早上还没吃饭。不由的傻傻的暗道:”自己真的是太好玩了。
往着刚才走的原路折回,不久到了我暂住的厢房,门虚俺着。想来是叔公已经打发人给我送饭来了,不由的馋馋的吞了吞口水,推门而进,果见果案上放着早点,寺院的清粥谈饭确实可口,不一会儿我就把整盘的早点一扫而光。拍拍微胀的肚子,满足的打了个饱隔。
刚在再想今天要去干点什么,叔公就打发人过来叫我去方丈室见他.
轻推房门,走进一看.只见桌案中上放着一张人体穴位图,叔公见我进来,指着边上的椅子示意我坐下.随手拿起桌案上的经脉图道:"今天开始教你什么治病救人本事--针灸,先给你讲解一下针灸基本常识,辨位论治中的“位”,主要是指所治特定病变的产生部位。“辨位”,主要是从病变部位入手来辨识与把握所治特定病变的整个时空结构成分,包括“位”(特定病变的空间位置结构,除可用西医解剖学概念来描述之外,还可用中医经络、脏腑之解剖学内涵或经度、纬度与纵深度三维空间结构来描述)、“时”(特定病变的时间结构,如特定病变的发作时机、持续时间等)、“症”(特定病变的微观特性,常以病变症状为代表,含病变的速度、程度与临床表现等)、“势”(特定病变的宏观特性,常以病势为代表,含病性、病势与病因)四种结构成分。“论治”,则是根据“辨位”的结果,尤其是根据特定病变之“位”,决定和调控所施特定针灸治疗的“位”(施针的空间位置、针具的种类与规格、施治穴位的分布与个数、施针的角度、方向、深度与范围等)、“时”(所取各穴的施针时机、施针时序、施针时间、施治间隔时间、疗程、疗程间隔时间与总疗程数等)、“度”(以施针强度为代表,含针刺、艾灸、放血、火针、电针等针灸方法,进、出针的速度,捻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