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有没有消息传过来?”赵顼想起苏轼和薛奕去日本也有三个月了,日本那边的叛乱应该平定了才是,可是不仅没有带来日本的粮食,甚至连消息都没有传过来。
“圣上,日本的情况有点复杂,薛奕传来军报,日本正在削藩,白河天皇正在与大名们进行谈判。我大宋一万海卫军现在驻扎在浪速城。”章惇回答道。
“浪速城?为什么不北上?朕不是交待过了,他们主要任务是控制北海道渔场吗?”赵顼眉头一皱,不快地说道。
赵顼觉得苏轼有点不分轻重了,大宋粮食持续涨价,虽然只是涨价,不是无粮可售,但是大量进口粮食不能拖延。赵顼一直在盼着日本北海道的鱼肉能进入大宋百姓家的餐桌。
“圣上,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既然此事交给苏轼,就应该放手让他做才是。浪速城是日本大名藤原氏根基之城,也是日本最有实力的大名,驻军于浪速城,可以压制藤原氏交出权力。这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以苏轼之名,不会出什么大事的。”章惇回应道。
“这是白河天皇的奏本,以白河天皇的计划,日本的熙宁改制最多还有三个月就能铺排完成。”兵部尚书把一个奏本推到赵顼跟前。
赵顼笑了笑,白河天皇完成把自己当成赵顼的下属了。连传递消息都改名奏本,而不是外交国书。这样一弄,好像日本就是大宋的一个行省一般。
“给白河天皇发朕旨意,让他加快日本的改制进程。有什么需要让他尽管提,无论是人力还是财力,大宋都会给他最大的支持。”赵顼交待道。
“圣上,日本的改制是权力之争,和大宋截然不同。······”兵部尚书章惇开始陈述日本的现在的国情。
熙宁元年,后三条天皇即位,这是日本自宇多天皇以来170年间,唯一和藤原氏没有直接血统关系的天皇。他自幼就和生母一起备受藤原氏的欺压,成为太子后的二十多年里,地位也并不稳固。
所以,后三条天皇不愿再充当藤原家族的傀儡,即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