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阔的辽东大地上,将军的战马如风一般飞驰而过,随着战马的疾驰,扬起了一阵阵尘土,形成了一道道烟雾,弥漫在辽东的天空之下。
启禀督师,祖大寿、吴三桂在大凌河被包围,形势紧急,快快救援。
明廷任命孙承宗为督师。他深知八旗兵擅长奔袭,不可轻视,因此采取了以积极防御为主的战略方针。
经过实地考察,他建议崇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修复大、小凌河两城。这两城宛如两把锁链,能够与山海关形成一条坚固的防务链,从而加强宁锦防线。
崇祯对此表示赞同,并指示孙承宗优先修复大凌河。大凌河位于锦州以东三十里,是锦州的前沿哨所。鉴于这座城池的重要性,孙承宗指派祖大寿负责这项工程。
皇太极的侦察行动非常出色,明军修复大凌河的计划很快便传到了他的耳中。明朝总兵祖大寿和何可纲。吴三桂等人带领关外士兵及一些民夫加紧修复大凌河,力图在八旗军抵达前完成工程。
得知情报后,皇太极计划给对方一个惊喜。他想,若能消灭祖大寿领导的明朝精锐部队,就相当于削弱了辽东的防御力量。
在战争爆发前,皇太极依循惯例发表了演讲。他激励道:“自古以来,战争的胜败始终遵循着一个不变的真理:正义之师终将获胜,而暴虐之军必将败北。
现在,天意已向我们倾斜,明朝的百姓终将成为我们的百姓。因此,我希望你们能够善待每一位百姓,严格遵守军纪……”
天聪五年七月二十七日,皇太极祭拜太庙后,即刻率领大军出发。
八月初一,蒙古的一些部落前来和皇太极会师,皇太极给他们接风洗尘后,再次把自己的军纪跟蒙古人重申了一遍。
皇太极悄悄带领五万多人,直奔大凌河。
军抵大凌河时,城墙已经修完,雉堞完成一半。在城下俘获了一个人,得知修城工作已经进行了半个月,城内大概有一万五千兵马。
大凌河城内,吴三桂向祖大寿提议